电力工程解决方案服务商

专于电力安装十二年,高效可靠的支持与服务。专业  安全  省心

  • 232017-01
    内蒙古电力总装机容量达6849.5万千瓦
    6月29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新型化工基地的定位,为全面破解内蒙古能源困局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区内能源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破除内蒙古能源发展瓶颈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翼展向本刊记者介绍,截至5月底,内蒙古电力总装机容量达6849.5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同时,煤炭产量也位列全国第一。与国家煤炭、电力第一大省地位所不匹配的是,尽管...
  • 232017-01
    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比核电能源要多?
    美国能源情报署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现在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比核电能源要多。在2011年前3个月,美国的生物质/生物燃料、水电、风能、地热和太阳能发电装置共发电2.245万亿BTU(1BTU=1055.056焦),或占美国能源生产的11.73%。在同一时期,核电站发电2.125万亿BTU。根据每月能源审查的数据,自2009年第一季度来,美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增长了25%。其中生物质/生物燃料发电占了48%,水电占总额的35.41%,而风能,地热...
  • 202017-01
    预计安徽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达到序时进度
    今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加速得到落实。记者7月22日从省发改委获悉,今年以来,我省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能耗企业能源消费量增长趋缓,预计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达到序时进度。今年以来,我省明确提出以节能减排作为转型抓手,加快自主创新与结构调整步伐。从投资结构来看,我省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提速,上半年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5.5%,高于全省30个百分点;六大高...
  • 202017-01
    预计到2050年100%的电力将由可再生能源产生
    目前,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占到了16%,今年可达18%,有研究报告表明,到2050年100%的电力将由可再生能源产生。日前,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可再生能源与资源部经理托比亚斯·霍曼,向记者介绍了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德国今年形成了新的能源方案。新能源方案的重点是在海上风力发电:我们将在40米水深的海面,进行大量风电场的建设,引进智能电网的工作,进一步扩建电网、蓄能站。目的是把可再生能源发出来的电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在欧...
  • 202017-01
    报告称“十二五”期间,全国电力工业投资将达5 .3万亿元
    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编制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21日透露,“十二五”期间,全国电力工业投资将达5.3万亿元,比“十一五”增长68%。魏昭峰是在中电联召开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成果新闻通气会做上述表示的。该《报告》由国务院研究室相关部门领导担纲、由中电联牵头组织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以...
  • 182017-01
    未来十年中国将致力电源优化与布局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统筹未来十年和长远发展战略,中国电源发展将坚持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大力发展核电、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发电的方针。记者今日从中电联了解到,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中国煤电基地煤电机组发电成本最低;核电发电成本其次,略低于负荷中心煤电机组发电成本;目前水电发电成本较低,考虑水电保护生态环境、安置移民等方面投资增加及输电费用提高等因素,水电成本接近或略高于负荷中心煤电成本;风电、太阳...
  • 122017-01
    日本与突尼斯共同开发突尼斯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日前,日本和突尼斯政府签署协议,将在可持续商业项目上展开合作,共同开发突尼斯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两国将在撒哈拉沙漠合作建设一座太阳能发电厂。撒哈拉沙漠正在迅速成为最具创新性的太阳能发电项目选址的热点区域。对于日本来说,与突尼斯合作开发太阳能是令人鼓舞的,表明日本与邻居中国和韩国一样,开始热衷于拓展其对全世界可持续商业的参与,并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与突尼斯签署协议,并非是日本与阿拉伯国家在太阳能相关的可持续商业项目上的首次合作。在&ldq...
  • 212016-08
    关于抵御自然灾害确保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的紧急通知
    针对当前防汛抗洪的严峻形势,电监会办公厅于7月31日以办安全[2009]50号文,发出《关于抵御自然灾害确保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有关事项强调如下: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汛期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抵御自然灾害的各项措施。有关单位要建立对重点项目、重点地段地质灾害情况的评估检查机制,特别要加强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建设项目的生活办公营地、生产设施、施工现场、周边...